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宣传部
 首页 | 部门简介 | 机构设置 | 工作动态 | 理论教育 | 新闻中心 | 校园文化 | 规章制度 | 下载中心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校园文化>>文化品牌>>国家级文化品牌>>正文
 
 

坚守初心 拾荒接力 生态育人——浙江农林大学“新长城”生态互助社

2016年09月25日 12:11  点击量:[]

 

坚守初心 拾荒接力 生态育人  

 

——浙江农林大学新长城生态互助社

 

 

 

2003年秋,浙江农林大学新长城生态互助社的志愿者们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园的各个角落收集废(报)纸、旧书籍、塑料瓶等废弃物品,或二次利用制作成手工饰品,或整理变卖。将所有变卖金额全部注入新长城互助基金,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一届届的志愿者以拾荒行动为生态、环保,自助、助人的团队理念接力,传承善小而为,共创生态家园的团队梦想,倡导厉行节约、保护环境,传承爱心、温暖社会。

 

一、建立背景

 

200291日,在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自强项目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在此项活动的感染下,2003年,浙江农林大学(原浙江林学院)生物技术20021)班学生吴酬飞等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师生身边的可回收废品没有循环高效利用,以及校园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率较高等实际情况,倡议:大学生自己动手,保护环境,并通过变废为宝,爱心助学。于此,新长城生态互助社(下称互助社)应运而生。

 

二、实施过程

 

“新长城”生态互助社是一个积极向上、智力无限、爱心无限的大学生团队,她以朴实的行动彰显浙农林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是凝聚力量的智囊团,更是培养当代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的摇篮。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互助社成员从最初的21人,发展为现在的3000余人。志愿者们累计到过学生寝室16万人次,教室1.5万人次,办公场所近万次,收集各类废(报)纸约30万斤、废旧可乐瓶数超过25万个,旧书籍万余册,还有无数的无法用数据计算的不可回收垃圾。一直来,拾荒团用勤劳和智慧不断丰富活动形式、拓展内涵。积极唱响两山理论五水共治两美浙江等时代号角,不仅常年规范开展校内“拾荒”活动,还通过生态骑行、寻访生态好故事、筷随我行拒绝一次性使用等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的志愿者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续写生态育人的新篇章,累计近300名校内外的经济贫困学生以及多个社会弱势团体获得新长城互助基金的资助。近三年,具体校外行动如下:

 

20137月,互助社赶赴浙江宁海县力洋镇,陪伴当地的小候鸟们过快乐暑假,给当地的贫困孩子送去学习用品和爱心基金。

 

20144月,互助社的志愿者主动配合临安市团委、市妇联启动了以文昌阁社区为试点的爱吾老亲情陪伴志愿服务项目,以多助一的方式进行定向结对,长期为老人们送去温暖。

 

20145月至今,互助社为临安市晨曦小学三年级身患白血病的学生方琦(化名)送去爱心资金,并和家长共同商量成立了康复陪伴团。在孩子的病情复发时,联手社会公益组织,发起轻松筹募捐活动,为他家庭筹集了几十万元的社会爱心款,并前往医院看望。

 

20156月,互助社走进临安市锦北街道泥川村文化礼堂,开展世界环境日主题宣讲活动。现场展示了濒危动物、有害昆虫的标本,宣传垃圾分类,并设立有奖竞答,为村民普及环保节能知识。

 

20161月、7月,互助社多次赴丽水市遂昌县和临安太湖源镇、玲珑社区等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当地4位经济困难学生代表送去助学基金,给当地困难老人送去温暖。

 

20159月起,互助社与中国狮子会临安美都服务队、杭州爱心天使义工队、临安红十字会等公益组织完美联手,先后3次在临安市人民广场开展了无偿献血公益宣传和服务,参加了暑期临安市给环卫工人送爱心凉茶活动,参与了青山湖街道慎用远光灯,文明交通行公益宣传活动。

 

三、取得成效

 

十三年,通过一届又一届大学生志愿者的生态传承与爱心接力,拾荒团的活动理念已在师生员工心中扎根。

 

1生态理念深入人心,文明行为人人养成。十三年如一日的“拾荒”活动,强化了师生生态文明意识,提升了文明素养。平时,校园内的“光盘用餐”、“控烟”、“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都是人人倡导的自觉行为。

 

2生态传承树立品牌,乐于助人已成风尚。“拾荒”团们用心践行,从校园起行、走向社会,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感染他人,传承社会生态和谐之美。校园里,每年都有毕业生和新生的交接流动,但有一句话,师生们一直都在口口相传:哪里有困难,那里就有“拾荒”团的志愿者!

 

3生态行为成为财富,团队齐心促进和谐。“拾荒”团一直都是一个团队在奋斗,共前进,共同流汗、共同分担、共同欢笑的团队宗旨让志愿者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让社会文明之风更加和谐。每一位得到过拾荒团帮助的人生活更加自立,内心更加自信。

 

拾荒团的故事先后受到《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浙江日报》、《浙江教育网》、《钱江晚报》等百余家主流媒体的关注与详细报道,激励更多志愿者一起传递生态助人的接力棒。团队的事迹在第七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全国二等奖;在第七届长三角高校公益社团论坛中荣获最佳创意奖;在第八届长三角高校公益社团论坛展评赛中获得冠军和最佳人气奖。  

 

四、下一步建设思考

 

未来,我们将不断开拓创新,挖掘思想深度,完善团队管理,提高活动参与度与影响力。围绕生态育人主题,丰富活动内涵,强化育人成效。

 

1.突出生态主题,丰富生态内涵。进一步拓宽活动形式,突破原有瓶颈,鼓励学生志愿者做好品牌活动的同时,结合专业技能,为活动创新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紧密结合两山理论和生态校园建设,针对学校周边环境和河流水质治理,利用专业优势,进一步发挥大学生的作用。

 

2.优化团队管理,做特育人文章。进一步规范志愿者申请和管理,树立志愿者典型,提高志愿者能动性和主动性;建立部门联系会员机制,增加志愿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增强团队凝聚力;进一步完善资助模式和基金管理,为创业学生提供资助机会等,逐步构建育人长效机制。

 

(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供稿)

 


上一条:弘扬农业文化 培育三农人才——浙江农林大学校园农耕文化活动

下一条:爱木护生态 实践育人才——浙江农林大学“爱木节”

关闭

中国政府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光明网 | 教育部 | 浙江省教育厅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行政楼422室 邮政编码:311300 联系电话(传真):0571-63740022

版权所有:浙江农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网址:http://xcb.zafu.edu.cn E-mail:xcb@zaf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