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百家讲坛 营造优良学风
——法政学院“法政讲坛”
一、建立背景
法政讲坛于2006年4月开坛,2008年被确定为校级品牌。讲坛开设的初衷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校园学术氛围、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10年来,讲坛始终坚持以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已任,通过邀请名家名师、身边优秀学子等途径致力于传播人文精神,弘扬主流价值,为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文明素养和促进优良学风形成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实施过程
从2006年4月开坛至今,已开设82期(法政讲坛28期,同窗有约32期,学术沙龙16期,优秀校友访坛6期)。从2012年5月复评至今,已开设30期,平均每年8期左右,成为一项常态化的活动。整个讲坛包括“法政讲坛”、“学术沙龙”、“同窗有约”、“优秀校友访坛”四个层面,涵盖了学术研讨、专业学习、创新创业、素质拓展、兴趣爱好等方面。
为保证活动取得实效,学院按照“主题鲜明、特色明显、示范性好”的发展思路,按照“组织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的原则来实施各项活动。为增强“讲坛”覆盖面,改变了原有单一的讲授模式和单一的受众群体,形成“讲坛”+“论坛”相结合的模式;受众对象从本科生覆盖到研究生,使不同群体都能享受到“讲坛”带来的精神文化盛宴。
(一)“法政讲坛”篇
“法政讲坛”是一个以讲授为主、对话为辅的开放平台,通过邀请校内外名家名师,不间断地推出紧扣时代脉博、贴近师生需求、思想内涵深刻的一系列讲座,传播知识,交流思想,感悟人生,弘扬主流价值观。如邀请了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中国人大秦宣教授、武大蔡守秋、浙大毛丹教授等名家名师,为学院师生带来较高层次的学术文化盛宴,近三年举办10余期。
(二)“学术沙龙”篇
“学术沙龙”由法政学院研究生会创办,以营造学术交流氛围、引领学术交流风范为重点,通过老师指导,学生自我研讨,促进学术交流,近三年举办9期。
(三)“同窗有约”篇
从2008年开始举办至今32期,以“发掘身边优秀典型、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营造优良学习氛围”为宗旨,用访谈形式记录优秀学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具有引导性、风趣性、创新性、启发性、互动性等特点,深受学生欢迎。从首期的“神奇红色寝室”到第32期的“过关斩将,笑对国考”,有来自学科竞赛的获奖者、自主创业者、司考成功者、公务员、研究生、抗震志愿者等130多名优秀学生纷纷“登台论道”,与广大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分享成功经验,被誉为学院优秀学子的“艺术人生”。 该活动已多次被评为校学生会的精品活动。
(四)“优秀校友访坛”篇
“优秀校友访坛”从2015年举办至今6期,是法政讲坛的拓展和延伸,主要邀请学院优秀的毕业生代表座客讲坛,通过优秀毕业生回母校分享自身求职经历、创新创业经验和感悟,让在校生对迷茫的未来有所了解和把握。
三、取得成效
1.搭建交流平台,引领主流文化。“讲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着力培育师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不断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知识水平。不同的讲座虽有不同的内容,但都告诉了学生同样的道理——那就是“爱党爱国、学会担当、勇于创新、不断实践”是古今中外凡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的时代青年所必须具备的一种道德修养和精神品质。
2.繁荣学术文化,提升科研水平。“讲坛”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师生交流互动提供了一个教学相长的平台,成为法政学子学术思想的精神家园,有力促进了学院师生科研教学水平的提高。2015-2016学年学院教师批准立项各类研究项目16项,国家级2项,省部级7项。
3.助力学风建设,发挥示范效应。“讲坛”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有力地推进了学院学风建设,多年来,学院学风考风良好,学生学习劲头十足,法学141班和法学153班英语四级通过率、考试合格率均100%;研究生、公务员等高质量就业率达30%;“千村故事社会实践团队”入选2014年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家风·寻踪”社会实践团队获得2016年浙江省“双百双进”十佳团队称号。
四、下一步建设思路
1.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学术层次和文化内涵,努力营造“百家讲坛、百花齐放”的浓郁学术氛围。
2.继续营造优良学风,创新活动形式,拓宽活动内容,争取建设人文社科类“大讲坛”品牌。
3.加强与兄弟高校的联系,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台、报纸等媒体提升其影响力,扩大品牌知名度。
(法政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