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注重统筹谋划,聚焦短板发力,着力深化理论学习,着力凝聚思想共识,着力强化舆论引导,着力巩固文化建设成果,着力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思想舆论保证和良好精神文化条件。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共同思想基础
1.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根据上级和学校党委的部署,筹备召开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回顾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短板,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制定出台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意见,完善相关规范制度,提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2.牢牢把握校园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深入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的分析研判,及时了解掌握师生思想动向;加强对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的引导,旗帜鲜明地批驳错误思潮和观点。严格落实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法律规定,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严禁在校园内开展任何形式的宗教传教活动,防范宗教文化向校园渗透。加强法治宣传,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法治意识。
3.切实抓好两级中心组、教职工理论学习。完善校院两级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切实提高干部教师政治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水平。制订好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深入开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部署和基本要求等专题学习。指导二级中心组开展理论学习,不定期对二级党组织理论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推进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的落实。继续抓好中层干部理论文章评选活动,推动形成理论学习成果。
4.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统筹全校思政工作力量,研究落实加强和改进思政工作的有效措施,推进“三全”育人体系构建。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高思想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深入推进“双百双进”“百校联百镇”活动,引导大学生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服务社会,增强实践育人实效。做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计划落实的指导,协助校领导上好形势政策课。
二、把好舆论引导,提振师生精气神
1.着力营造干事创业浓郁氛围。紧紧围绕省重点建设高校申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等中心工作,持之以恒地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宣传报道,创新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多层次多视角呈现“活力农林、实力农林、魅力农林”。继续挖掘师生、校友典型事迹,持续讲好农林故事。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贴近基层,贴近师生,用师生身边榜样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2.积极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继续办好校报、校园网等传统媒体,积极利用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载体,大力加强新媒体建设,深入推进新媒体平台搭建、新媒体阵地使用和新媒体活动创新,实现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多位一体、联动传播、融合发展。出台新媒体平台发展管理办法,重点抓好微信公众号的分类指导管理。创建全校新媒体联盟,加强新媒体应用技能培训,提升议题设置和引导能力。
3.精心组织策划主题宣传。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传统节庆和学校重要事件,进一步加大深度报道和专题策划。整合校内宣传资源,挖掘特色,展示亮点,不断创新新闻报道形式,丰富宣传教育内容,切实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切实提升对外宣传工作水平。提升驾驭外内联动的能力,积极借助媒体、校友、专家学者等各方力量推进外宣工作,切实提升外宣新闻质量,实现外宣工作新突破。学校在各级各类媒体的报道数量保持稳中有升,力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上刊发有影响力的报道。
三、巩固文化建设成果,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1.持续推进文化项目建设。根据文化校园建设“十三五”规划,持续发力抓好文化项目落地,进一步深化衣锦校区文化建设,继续加强对各学院文化建设的有效指导;强化协同创新,激发主体活力,推进校区、学院、学科文化建设均衡发展。抓好文化品牌建设与管理,着力固化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进一步发挥文化品牌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文化育人工作。
2.切实抓好60周年校庆文化建设工作。根据60周年校庆筹备安排,落实文化建设相关项目。全面梳理学校六十年办学历史和发展成就,继承和弘扬学校艰苦办学创业的优良传统,着手组织一系列展现学校办学精神和办学成就的文化作品设计创作,丰富校园环境文化内涵,推进文化校园建设。
3.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管理服务。规范优化各类文化管理审批流程,推行“在线审批”,提高办事效率。强化监管责任,加强对校内人文社科讲座论坛的管理,抓好校内刊物的监督指导,规范出刊秩序。加强对广播电台工作的指导,提升节目质量;开展语言文字主题活动,宣传推广普通话。加强宣传橱窗、电子屏的管理利用,营造有序、向上的校园氛围。
4.着力提升文化建设影响力。抓好文化校园讲解员队伍建设,开展第二批讲解员招募,加强业务培训,切实提升队伍整体讲解水平,为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宣讲学校精神、特色文化。加强文化产品的创作,做好学校新版宣传册、宣传片的设计制作,指导学生拍摄延时摄影作品等,全面展示校园优美风光、师生精神风貌和学校发展成就,不断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
四、提高管控能力,掌握网上舆情主动权
1.不断加强网络空间管理。进一步健全网络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二级网站审批制,微信微博备案制。完善学校门户网、专题教育网、官方微信、微博的建设,积极做好学校权威信息的发布,做好校内公众平台管理,借助“今日头条”客户端,新建浙江农林大学头条号。积极开展“网络清朗”活动,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
2.着力推进舆情应对能力建设。扎实推进“515+”工程建设,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整体素质能力,为教育评论员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坚持网评员每日值班制,特殊时期执行24小时值班制。加强“网上统战”工作,积极联络网上“意见领袖”和网络达人,发展网络志愿者,扩大舆情监查队伍。完善网络舆情应急机制,及时稳妥处置热点敏感问题和突发事件舆情。
3.着力推动联动机制创新。不断适应互联网发展新趋势和网络舆情工作新特点,建立密切联络机制。健全师生重点关注网站、新媒体平台负责人的约谈交流机制,把控校园网络舆情。建立联防联动机制,加强与公安网监等部门合作,形成预警合力,共同应对网络突发舆情,牢牢把握网上舆情主动权。
党委宣传部
2017年2月21日